首页 > 首页专栏

无意泄密悔也迟

时间:2017-06-12 00:00 来源: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

20054月,在忙碌了一天之后,某省保密局的同志正准备下班时,突然接到了一个举报电话。打电话的人称,他是一名机关干部,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,标题是《H2005X工作安排意见》,内容涉及省X工作中很敏感的内容。举报人之前曾从事X工作,对这一工作较熟悉,他判断这篇文章内容涉及国家秘密。省保密局的同志马上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,因为在省里X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,内容大多涉密而且密级较高,境内外敌对势力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搜集关于X工作的情报,省内各级各部门也都很重视做好X工作的保密工作,因此这一涉密内容赫然出现在网上,实在令人吃惊。

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,省保密局在网上很快发现了这篇文章,内容涉及X工作的秘密级事项。省保密局领导及有关处室连夜开会,对这一起性质严重的网上泄密事件的查处进行研究,初步将目标定在H市,并电传H市保密局。

H市委、市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,接到电报后立即召集市保密局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展开调查。在会上,该市某局负责X工作的一位名叫李诚(化名)的副局长看到电报后,当场承认文章是他写的,现保存在办公室的计算机里面,但他从未在任何网站上发表过,那么网上的这篇文章从何而来?李诚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很疑惑,一时间大脑一篇空白,他努力回忆当初起草这篇文章的情景。

这篇文章是去年年底某局为给市委领导参加地区X工作会议而准备的汇报材料,市委领导对汇报材料的文字要求非常高,作为负责X工作的副局长,李诚决定自己执笔起草文稿。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翔实全面,在起草的过程中,他多次上网搜集有关X工作的文章,也借鉴了其中的一些内容。《HX工作安排意见》初稿完成后,李诚对自己起草的这篇文章不是很满意,读后觉得还是老生常谈的一些东西,没有新思路新举措,领导肯定也不会满意。

为了提高文章质量,李诚又在计算机上修改文稿。他将文稿窗口最小化后,在一个网站上寻找相关文章作参考,同时最小化的还有为了粘贴方便而打开的另外几篇有关X工作的文档。但在网上,很多文章只能看到开头一点预览,网站提示只有注册会员才能看完全文。李诚就以笔名进行了会员注册,由于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,他用了很长时间反复注册了好几遍才成功。

奇怪的是,李诚注册后还是看不到全文。这时,网站提示只有在网上发表过文章的会员或交费的会员才有资格阅读。李诚心想发表文章简单,随便贴几篇就得了。于是,他顺手打开刚才最小化的几篇不带密级的关于X工作的文档进行发送,由于操作不熟练,接连发送了好几次,也不知发送成功了没有,看看下班时间已到,他就关了计算机回家了。

两天后,李诚继续在计算机上修改文章,又登录到相关网站,发现自己还没有成为会员,也没有找到以自己笔名发表的文章,他想肯定是当时没有发送成功,就又将上次发送的文稿点击发送了几次。《HX工作安排意见》完成修改后,李诚再也没有登录过上述网站。

接到H市保密局的汇报后,省保密局立即派技术人员赶往H市对李诚的计算机进行检查,李诚予以积极配合。经过检查,发现了保存在李诚计算机“我的文档”中的《H2005X工作安排意见》,同时发现传至网上的这篇文章已被点击过60多次。

通过检查,检查人员发现李诚的计算机通过宽带直接连接互联网,竟然未采取任何保密技术防范措施,并且系统还默认了远程协助邀请协议,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。

从检查的情况和李诚的回忆分析,省保密局认为造成泄密的原因是李诚计算机操作不当,在反复点击发送文稿过程中误发《HX工作安排意见》。检查人员当场切断了李诚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连接,并要求相关网站配合删除文章,防止泄密内容继续扩散。

案情很快查清。对于因自己过失而造成国家秘密在网上泄露一事,李诚追悔不已。作为一名领导干部,一个有着十几年党龄的党员,李诚对待业务工作认真勤勉,对自己也一向是高标准严要求,没想到却在保密工作上疏忽大意,无意中泄露了国家秘密。李诚对此做了深刻的检讨,主动要求组织和保密部门给予处分,并且认真总结和反思了造成这起泄密事件的原因。

首先,保密意识淡薄。李诚在检讨中写道:作为领导干部,特别是自己的业务工作很大程度上涉及国家秘密,理应对保密工作非常重视,对保密工作知识相当熟悉,但“保密工作无小事”只是喊在嘴上,思想深处却没有对保密工作足够重视,总认为H市是个小地方,哪有什么可保密的。“泄密”这个词离我们太遥远,认为保密工作只是保密工作部门的事情,绝没想到泄密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。自己曾在市委办公室当过主任,当时也觉得对保密工作很重视。但现在想起来,自己对保密工作实质性的工作过问得太少,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,行动上没有真抓实干,保密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。

其次,没有加强保密法律法规的学习。李诚深刻检讨了自己对于保密法规、保密知识的学习远远不够。他说,自己没有认真学习过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,对保密知识知之甚少,更不用说用保密制度来规范工作、约束行为了。只重视做好密级文件的保密管理,没有想到自己在工作中也有严重疏漏。《保密工作》杂志年年订,自己却从未仔细阅读过,如果认真学习保密知识,经常读读《保密工作》,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保密工作,也不会酿成今天的大错。

第三,不懂计算机知识,埋下泄密隐患。李诚检讨说,自己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多,计算机操作也仅限于处理文字,对涉密计算机有关保密规定也不清楚,一台计算机既处理涉密信息又上网,并将涉密内容保存在计算机内,计算机也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,以致操作失误造成泄密。

这一起泄密事件的发生,发人深思,令人惊醒。我们的很多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至今仍然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,李诚泄密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,如果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能真正入脑入心,如果保密工作的各项措施能切实落实到位,如果将被动保密变成主动保密,类似的事件本可以避免。

来源:《保密工作》杂志2005年第11期第28页 作者:江灵

责任编辑:

主办单位: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    承办单位:大河网

版权所有: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    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
京ICP备15058884号-2    豫公网安备:11010502035087号    网站标识码4100000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