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招商引才

安阳

时间:2015-07-01 00:00 来源: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

安阳市

    【面积】 5599平方千米

    【人口】 443.52万

    【邮编】 455000

    【区号】 0372

    【区划】辖1个县级市(林州市),3个县(安阳县、内黄县、汤阴县),4个市辖区(文峰区、北关区、殷都区、龙安区)、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(安阳新区)、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)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(红旗渠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)。

    行政区划

   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端,与河北、山西两省毗邻,总面积5599平方公里,市区面积为543.6平方公里。辖1个县级市(林州市),3个县(安阳县、内黄县、汤阴县),4个市辖区(文峰区、北关区、殷都区、龙安区)、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(安阳新区)、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)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(红旗渠)  

    人口民族

    截至2014年底,全市总人口443.52万,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25.75万人、占总人口的50.9%,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17.77万人,占总人口49.1%;全市常住人口398万;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92人。少数民族人口1万余人,有汉、回、蒙古、满、壮、苗、藏、彝等43个民族。

    地理环境

    安阳地势西高东低。西部系太行山东麓,东部属黄淮海平原,地形复杂多样,平原、山地、丘陵、泊洼分别占总面积的53.8%、29.7%、10.8%、5.7%。安阳市地处半湿润地区,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、雨热同期。1991年以来,年平均气温13.9℃,年平均无霜期212天,年平均降水量584.8毫米。

    历史渊源

   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。早在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,先民就在此生活。远古传说时期“三皇五帝”中的颛顼、帝喾二帝先后在帝丘和亳建都,并葬于此(均在内黄县梁庄乡)。公元前1300年,商王盘庚迁都于殷(今安阳市区小屯一带),在此传八代十二王,历时255年;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时,先后有曹魏、后赵、冉魏、前燕、东魏、北齐等在此建都,故安阳素有“七朝古都”之称。

    安阳之名,始于战国末期。公元前257年,秦将王龁攻克魏“宁新中”邑,后因宁、安意近,淇水(原黄河故道分支)之北太行余脉之南曰阳,乃定名为“安阳”。公元401年,北魏在邺城设相州,是为相州名称之始。公元580年,北周灭北齐,杨坚焚毁邺城,邺民全迁安阳,安阳遂称相州。隋、唐、宋沿用相州一名。公元1192年(金代),升相州为彰德府,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,明、清一直沿用。1913年,中华民国政府废彰德府,复置安阳县。1932年10月,民国政府在省下设区,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,领11县,直到1949年5月6日安阳解放。1949年8月1日,平原省成立,安阳为省辖市。1952年11月30日,平原省撤销建制,安阳市划归河南省,现为省辖市。

    安阳人杰地灵。盘庚迁都于殷、商王武丁中兴、奴隶傅说拜相、女将军妇好请缨、文王拘而演周易、西门豹投巫治邺地、蔺相如降生古相村、信陵君窃符救赵、项羽破釜沉舟、曹操邺城发迹、三朝宰相韩琦三治相州、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。著名历史学家、诗人郭沫若同志1959年来安阳时,留下了“洹水安阳名不虚,三千年前是帝都”、“中原文化殷创始,观此胜于读古书”的著名诗句。

责任编辑:魏龙飞

主办单位: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    承办单位:大河网

版权所有: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    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
京ICP备15058884号-2    豫公网安备:11010502035087号    网站标识码4400000058